如何创造知识

引言这篇文章通过一个具体案例,给大家表演一下我是怎么编造知识的。 !!!这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研究,而是一个探索性知识构建。本文存粹是个人思想的“狂想”,得出的结论没有任何学术佐证,发表的观点也是极具主观性和个人特色的狂热表达。 声明完毕,下面开始正文...

所思所想

我的自律观

今天随机浏览墨友的帖子,看到一篇讲自律话题的,顿时让我想起很长一段时间的,我的一个模糊的想法,但是还没有沉淀文字。 针对这个帖子,我是这样评论的: 我有一个关于自律的理论,就是你坚持做某些事情,不要用自律的视角看,自律的机制不符合人脑本能反应,你的大...

今天聊聊八卦

今天聊聊八卦 我的八卦。讲啥呢?讲讲我那还没开始就结束了的crush吧。 我是个自我意识非常强的人,在感情方面,我非常清楚自己只喜欢一种类型:理性,有独特想法,冷淡。用词具象话描述其实不精准,实际上很大程度凭感觉。 刚来公司的时候,看他第一眼,我就知...

我的abcdefg人格

两个例子过年回家了,已经开始加相亲对象微信聊起来了。聊着聊着突然意识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。 我发现,我们外在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会随着环境改变的,当然这不是新发现,不一样的地方在于,在这一刻,我可以清晰地感知到自己可以做选择。比如和相亲对象聊天这件事,我可...

【WIP】你必须要做的三件事情

然后我就意识到,我一天的日常,居然至少包括3个模块:制定计划、收集整理资料和消费内容or执行计划。

2025.01.12-2025.01.19周刊

文章标题:人类的创新有多少可以被 AI 预测 概要:文章介绍了名为“Mind Bridge”的探索性项目,旨在探索AI在情感和联想推理方面的能力,特别是大模型是否能在与人类相似的上下文中进行沟通,产生正确的联想推理和同理心。项目通过文本摘要任务来实验...

How to answer big questions? 如何回答大问题

引言日常工作和学习中,总能遇到很多大问题,这些问题通常非常抽象笼统,很容易让人脑宕机。我曾经就遇到了一些大问题,比如“什么是工程化?”,”给你50万你会如何开一家店?“。 这类问题之所以棘手,本质上是因为没有明确的上下文和清晰的边界,让人很难快速组织...

所思所想

2025.01.05-2025.01.12周刊

文章 Chip Huyen: Measuring personal growth 概要:文章探讨了如何衡量个人成长,作者不认同用净资产或粉丝数这类指标来衡量,而是通过与朋友交流后,提出了三个有趣的衡量指标:变化率、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未来选项的数量。 ...

关于我观点上的一个特征

我喜欢刷小红书,因为精美的图片和视频能够快速抓住我的注意力。它们的直观性非常契合人脑对视觉信息的处理机制,让我在短时间内接收大量信息,同时还能牵引情绪,带来愉悦感。可以说,我的大脑对这种刺激毫无抵抗力。 昨天晚上刷到了这个帖子,引发了我的深思,让我意...

【WIP】为什么人们喜欢收藏各种视频、网页、教材、课程,但是不喜欢消费这些内容

标题中的人们特指“我”,at least that’s what I am. 最近总是能注意到比起打开刷小红书、抖音,静下心来学习要更费力。还有看周刊的时候总习惯先收藏,后面再花时间看。我的Inbox列表已经累积了41条代办信息。 这确实不是个好习...

12345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