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日常工作和学习中,总能遇到很多大问题,这些问题通常非常抽象笼统,很容易让人脑宕机。我曾经就遇到了一些大问题,比如“什么是工程化?”,”给你50万你会如何开一家店?“。
这类问题之所以棘手,本质上是因为明确的上下文和清晰的边界,让人很难快速组织语言给出合适的回答。当然,大问题肯定客观存在的,因为交流过程中,不同人具有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和经验背景,而且日常口语表达,人们总是喜欢用宽泛的词汇和模糊的语句表达。
问题回答不出来肯定会有挫败感,我很不喜欢这种感觉,为了让自己表现更好点,不会因为回答不上来而感到尴尬,现在是时候想想怎么回答大问题了!
为什么我们回答不了大问题
首先我们从自身角度,思考我们为什么回答不了大问题?是问题我们不理解吗?不是,每个词我们都认识,词背后也没有什么深刻含义,就是一个抽象的问题而已。
这个问题的答案,可以借助卡尼曼的《思考,快与慢》这本书提出的快慢思考框架回答。如果你没读过这本书,我强烈推荐。
总的来讲,这本书指出人脑有两种工作模式:系统1和系统2。
系统1:快思考
- 系统1是大脑的“自动驾驶模式”。它快速、直觉化地处理信息,擅长简单反应和条件反射。例如,看到红灯会自动刹车,听到广告语会联想到品牌。
- 它依赖于已有的经验和神经路径,无法深度分析复杂信息。
系统2:慢思考
- 系统2是大脑的“逻辑引擎”。它慢速、消耗精力,负责推理、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。例如,解数学题或制定策略需要调用系统2。
- 然而,系统2的资源有限,容易受到注意力、知识储备和疲劳等因素的限制。
用系统1和系统2的框架回答这个问题,粗俗讲是这样的:面对这个问题,你的系统1回答不了,你的系统2也无能为力。
系统1是快思考,看到问题立刻反应,无法停止。你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,大脑自然没有产生对应这个问题的神经元突触连接,这个问题自然在脑子里就匹配不到答案。
大脑没有已有的记忆和直觉也不要紧,你还有系统2,可以消耗点精力和集中点注意力当场进行抽象思考,调动你强大的推理、判断、决策能力,对这个问题仔细分析,组织出一个流畅的答案。
但是偏偏这个时候,你的系统2也不行,因为大问题背后对应的是一个大领域,具有复杂庞大的知识结构,通常需要长期积累。就在你试图给大问题里的某个词下定义的时候,你发现你的系统2根本做不到系统化整合,因为你知识储备不够,缺少这个领域的整体认知和结构化了解。
如何回答大问题
读到这里,你已经知道了原因,下面正式讨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:如何回答大问题。
在《思考,快与慢》这本书中,卡尼曼指出,当人们遇到一个困难的问题时,通常会不自觉地简化问题,使用系统1的“替代“和”强度匹配“机制。
替代机制
找一个比较容易回答、但与原问题有关的简化问题替代。比如问“你觉得公平重要吗?”,可能会被替代成“你觉得XXX政策对你有没有用?”;“如何看出某人是否靠谱?”,可能会被替换成“我以前遇见的靠谱的人,他们做了什么事?”;“什么是工程化?”替换成“你以前做什么和工程化相关的事情?”;”给你50万你会如何开一家店?“替换成“怎么摆摊卖烤肠?”强度匹配
如果两种事物的强度等级一样,那就是同一件事情。在本文这个问题的场景下,对于不好回答的大问题,那就找一个可以定量或者定性的强度去映射。比如问“怎么看一个人是否聪明?”,那就把聪明映射到分数上,转化为“看这个人考试考多少分”。
说到这里,你可能会指出我“前后逻辑不一致”的地方:你前面写了大问题回答不出来,是因为出于直觉的系统1不起作用,但是这里又说,面对大问题,系统1会替代和强度匹配,这不是起作用了吗?
别着急,请允许我辩解一番:系统1会受到系统2影响(书里有讲到,看书去)。如果问题比较严肃,一般我们会比较理性,更容易主动调用系统2,进行深层次分析,这时候系统1想出来的简化问题,会遭受系统2的检验和质疑,从而抑制住不靠谱的回答。
系统1的思考方式很快,而且不费力,虽然不准确有偏差,但是也有适用场景,比如轻松的日常对话,可以大胆用系统1;迫切需要作出迅速反应的场合,可以用系统1应急。
调动系统2更费力,回答问题需要更多的注意力和认知负荷,但是相对靠谱。怎么用系统2去回答这个问题呢?
调用系统2关键在于采用结构化的思考路径。首先需要列出思考框架或者定义,然后一层层拆解问题。以下是一些常见且实用的思考框架:
What, How, Why 框架
- 通过回答“是什么”“怎么做”“为什么重要”这三个核心问题,分层剖析问题的本质、执行路径和意义。
5W1H 框架
- 从六个维度(What、Why、Who、When、Where、How)全面分析问题,确保覆盖问题的各个方面。
SWOT 分析
- 从优势(Strengths)、劣势(Weaknesses)、机会(Opportunities)、威胁(Threats)四个方向切入,尤其适合分析决策问题。
思维路径: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
- 自顶向下:从宏观目标出发,逐步拆解为可执行的具体步骤。
- 自底向上:从现有资源或细节出发,逐步归纳出总体策略。
第一性原理
- 将问题分解到最基本的假设和原理,避免受传统思维惯性的干扰,是一种适合突破创新的思考方式。
金字塔原理
- 先明确结论,然后以层级化的逻辑支撑,确保表达清晰且有说服力。
框架相当于辅助轮,给你一个模版让你能够快速抓住问题的关键要素,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。
如何让系统2主导的思维习惯转变为系统1的直觉反应
系统2的逻辑分析比系统1的直觉思维更可靠,但是需要更多的心智资源和努力,还比不上系统1的反应速度。所以最好的情况是两者的优点结合。
那么应该怎么做?下面开始将本文最迷人的地方。
用系统1快速响应,但确保系统1调用的直觉素材是经过系统2深度加工的“优质内容”。
这个观点也是我觉得最近这一年发现的最有意思的点之一。
这个核心在于“熟能生巧”,通过“刻意练习”不断重复操作,在大脑中形成稳固的模式识别和肌肉记忆。当你的大脑对某项复杂任务的操作路径足够熟悉时,慢思考就会越来越少地介入,快思考的直觉与自动化就会更多地产生。
这个过程和你学会骑自行车差不多。起初,你需要集中注意力(系统2介入),处理每一个动作:眼观前方、握住车把、保持平衡、踩踏板。然而,通过反复练习,这些动作逐渐成为一种直觉反应(系统1主导),无需再主动思考。对于复杂思维任务,也是同样的道理。
实现路径分为五个关键步骤:
- 分解任务:把复杂任务拆解成更小、更简单的步骤,每一步单独进行练习,确保你能熟练掌握并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化,再逐步组合起来。
- 刻意练习:针对自己不熟悉或困难的部分,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,而非只是一味重复熟悉的环节。
- 及时反馈:在练习过程中及时获得反馈,发现自己的错误或不足,进而调整动作或策略。
- 形成模式:随着经验的积累,你会对常见情形形成“模式认识”(pattern recognition),遇到类似情况时就能迅速、直觉地作出反应,而无需系统2的深度思考。
- 提高自动化程度:通过大量重复与持续练习,让正确的思维或动作成为条件反射,最终系统1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过去需要系统2深思熟虑才能完成的复杂任务。
当然,我们知道实现是很不容易的,我们大脑的系统2天然不喜欢干活,抗拒消耗资源,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又常常让我们分心,削弱了刻意练习的意志力,但是对于我来讲,每次我想到这一点,我总是觉得身体充满了力量,“这才是正确的努力方向”。
快慢系统框架的其他应用
《思考,快与慢》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,因为快慢系统的框架非常实用,当你了解了系统1,2这两个系统的特性和规律后,你会发现自己可以解释和分析很多日常问题。
比如如何理解互联网黑话“打入用户心智”。用快慢系统来讲,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通过反复刺激和强化,让用户的大脑形成对产品的“快捷路径”或“条件反射”。最终,用户在遇到相关场景时,系统1占主导地位,快速调用直觉模板做出反应,而无需调用系统2进行理性思考。
举个例子,当你听到“你爱我,我爱你,蜜雪冰城甜蜜蜜”,这段歌词与旋律可能已经深深印在你的脑海中,形成了一个系统1的直觉反应。如果你正好走在大街上,还口渴了,右手边正好就有家蜜雪冰城,你可能会发现自己“下意识”地走了进去,因为你不知不觉成为了“巴甫洛夫的狗”。
还有,为什么看到“限时特价”“买一送一”这些促销信息容易冲动消费,是因为系统1的强度匹配在起作用,你看到这个,脑子就会有公式:单价*0.?,1+1=2,快速关联“划算”“不买就亏”“赚了”等直觉感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