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
每个人都携带着一套内隐的行为解释模型,这种解释模型在我们心理的深处形成,受到个体经验、文化背景、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塑造。它如同一座无形的导航仪,悄然地指引着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观念、决策和行为。

然而,这些内隐模型往往是复杂而多层次的,由信念、期望和价值观等元素交织而成。在大多数情况下,我们并不能完全捕捉到这些模型的全貌,更别提以清晰且逻辑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一整套理论。相反,通常只有在特意关注或者当这些模型面临挑战时,我们才会意识到它们的存在。

作为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,心理学致力于深入探讨这些内隐理论的本质。通过了解一些专业心理学领域的知识、自我反思和深度思考,或许我们能逐渐拨开心理的面纱,更清晰地认识自己。

最近阅读了《这才是心理学:看穿伪心理学本质》这本书,我对心理学的科学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

在这个信息充斥的时代,我们时常会遇到许多所谓的“情感大师”和伪心理学的观点。他们宣称能够通过星座、面相等来解释个人性格、情感、事业和生活。读过这本书后,我终于找到了这些“玄学”的不靠谱之处——没有经过科学的检验。

这本书是一个非常适合入门心理学的书,和大部分心理学书籍不同的是,这入门本书重要的不是教会我们多少心理学的知识,而是塑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观点,有了这份观点作为前提,可以为我们今后深入学习心理、甚至是了解自我、了解人类行为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。

每个人都是一个是独立成长的人,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,只有不断挖掘自我、理解自我和调整自我,我们才能更自主地塑造出符合真实需求和价值观的行为解释模型,更加理性地迎接生活的各种挑战,实现更全面的个人成长。

文章主要脉络

alt text

alt text

文章观点摘抄

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内隐的有关行为的模型,这些模型影响着我们的互动以及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。事实上,一些社会、人格和认知心理学家正在探究这些内隐的心理学理论的本质。我们很少会清晰并有逻辑地表达我们的理论。相反,我们通常只有在特意关注它们,或者发现它们正遭遇某种挑战时,才会意识到其存在。其实,我们个人的行为模型并不像真正的理论那样具有内部一致性。相反,当我们觉得需要对行为作出解释时,往往搬出一箩筐关于人类行为的普遍真理、说教及谚语。这些关于行为的常识存在一个问题,它们之中有不少是自相矛盾的,因此也是不可证伪的。

人们对心理学产生误解的原因之一,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“预设偏见”。心理学中的许多专业概念都是用日常用语来表达的,这也是媒体在准确呈现心理学成果方面最大的障碍。这些日常用语为大量误解的传播敞开了大门。外行人很少意识到,当心理学家把“智力”、“焦虑”、“攻击”、“依恋”等词语当作理论性概念来使用时,它们的含义和大众平常所说的意思不一定相同。

人们不会因为执着于某种关于岩石性质的信念来研究地质学,而在心理学中,情况就大为不同了。我们每个人都有关于人格和人类行为的直觉理论,我们用它们来“解释”自己以及他人的行为。我们所有的个人心理学理论里都包含着理论性概念(例如聪明、攻击和焦虑)。因此人们会很自然地发问:“为何我们必须接受一些其他的定义?“尽管这种态度从表面上看来是合理的,但对于任何致力于理解人类行为的科学来说,它都是一个巨大的障碍,也是公众对心理学产生困惑的一个原因。

而且,公众要求心理学去回答本质主义问题,而通常其他科学家并不需要回答类似的问题,这也是心理学发展缓慢的一个原因。